作為國家首次提出的一項計劃——“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一經出臺就引發了各界的高度關注。
短短十幾天,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從醞釀到出臺,體現了政府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高度重視,凝聚了很多人對未就業畢業生的牽掛和關懷。
一項重大突破——打破以往基于戶籍制度形成的就業服務管理模式,允許畢業生異地登記、享受服務和政策扶持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要求,地方各級人社部門所屬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和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要面向所有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包括戶籍不在本地的高校畢業生)開放,辦理求職登記或失業登記手續,發放就業失業登記證。其中,直轄市為非本地戶籍高校畢業生辦理失業登記辦法按現行規定執行。這是在整合現行政策措施的基礎上,該計劃提出的新要求。
將到本地求職的非本地戶籍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納入當地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范圍,提供免費的公共就業服務,落實就業扶持政策,是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最大的亮點。
這一重大突破,適應了高校畢業生流動性大的特點,突破了現行以戶籍為主的就業服務管理模式。這需要從傳統的思維定式中跳出來,理解新精神,貫徹新要求,對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都是新的考驗。
持續不間斷服務——建立招聘信息公共服務互聯機制,統一服務標準,提供同等服務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是涵蓋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方面面的一攬子計劃。其核心目標,是使每一名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在離校半年之內實現就業或參加就業準備活動。
這項計劃涵蓋了從就業失業登記、提供就業服務、組織就業見習、組織技能培訓,到創業扶持、特殊幫扶各個環節,需要各級人社部門及各級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培訓機構、街道就業服務平臺共同參與。
計劃要求,各地對高校或教育部門提供的有就業意愿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信息,按戶籍地進行層層分解,由基層平臺主動聯系,對回到當地求職的,掌握就業服務需求;對未回當地的,掌握就業狀況并宣講政策。
為統一服務標準,提供同等服務,該計劃要求,對有求職意愿的高校畢業生,各地要及時提供就業信息,廣泛收集發布崗位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分行業、分專業專場招聘活動和網絡招聘活動。要以地級城市或?。▍^、市)為單位,建立招聘信息互聯共享機制,實現轄區內招聘信息聯網共享,使高校畢業生在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和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都能看到及時有效的招聘信息。通過短信、微博等方式,為登記求職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定制定向發布就業信息。對吸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企業,幫助其按規定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多項精細化服務的要求,體現了該計劃的科學性、創新性和人性化。計劃提出,對實名登記的所有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各地都要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職業指導,向高校畢業生宣講就業政策和就業形勢,開展職業素質測評,組織團體指導、應聘模擬訓練等活動。
為了給有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提供針對性的服務,計劃提出,各地要將其納入當地創業服務體系,提供政策咨詢、項目開發、創業培訓、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好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落戶等各項創業扶持政策。對實名登記的非本地戶籍的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各地都要給予與本地戶籍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同等的政策扶持。積極推進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建設,大力支持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從事網絡創業。
通過提供持續不間斷的就業服務,確保畢業生離校不斷線,讓畢業生感受到了政府的關心和支持。
全方位幫扶——擴大就業見習規模和職業培訓規模, “一對一”個性化幫扶就業困難畢業生
為了給就業困難畢業生提供重點幫扶,該計劃要求,各地要將零就業家庭、經濟困難家庭、殘疾等就業困難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列為重點工作對象,提供 “一對一”個性化就業幫扶,確保實現就業。對殘疾高校畢業生,要配合殘聯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落實企業按比例吸納殘疾人就業的政策。對接受各項就業創業服務后仍難以實現就業的,可開發臨時性就業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有著落。
擴大就業見習規模和職業培訓規模,使暫時就不了業的畢業生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是該計劃促進未就業畢業生就業的著力點。對有就業見習意愿的高校畢業生,計劃要求各地要及時納入就業見習工作對象范圍,確保能夠隨時參加。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以企業為主體建立并拓展一批見習基地,大力開發就業見習崗位。通過多種途徑發布就業見習崗位信息,組織開展見習供需見面活動。規范見習管理,加強見習期間的跟蹤指導、考核監督、安全管理,提高見習質量。落實見習期間基本生活費補助政策,積極協調財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補助標準。
計劃指出,對有培訓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各地要結合其專業特點,組織參加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按規定落實相關補貼政策。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培訓項目,及時向社會發布本地區政府補貼培訓職業(工種)目錄。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活動”,動員1000所國家級重點以上技工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
該計劃還提出,各地要加大人力資源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招聘過程中的欺詐行為,及時糾正性別歧視和其他各類就業歧視。加大勞動用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等方面的勞動保障監察力度,切實維護高校畢業生就業后的合法權益。
同時,該計劃要求,地方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要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免費提供檔案托管、人事代理、社會保險辦理和接續等一系列服務,簡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有條件的地方可對到小微企業就業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免費的人事勞動保障代理服務。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