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獲悉,二季度我國就業市場用人需求比上季度有所減少,求職人數有所增加,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環比及同比均降。多方專家預測,就業壓力可能在下半年加大。
從記者在多地調研情況來看,上半年就業情況較為平穩,這在人社部數據中也獲得印證。根據中國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監測中心對全國102個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信息的統計分析,二季度就業市場勞動力供求總體平衡。
但人社部數據中的一些變化引人關注。統計顯示,二季度102個城市中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約為1.05,環比下降0.03,同比下降0.02。從供求總量看,在二季度與一季度相同的83個城市中,市場需求減少近8萬人,下降1.4%;求職人數增加7.4萬人,增長1.4%。尤其是東部沿海部分企業用人需求下降,招聘規模縮減。
對于這樣的變化,人社部有關人士并不認為能夠反映出就業市場壓力增大。人社部信息中心數據分析處理處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就業市場供求變化既受季節因素影響,也與經濟增速放緩有關,不一定說明就業壓力加大,畢竟從流通總量上說還處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為什么上半年就業壓力不大,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給出了一個解釋。他說,目前中國經濟增速與2009年三季度和2008年三季度的增速大致相當。但與上輪經濟下滑不同的是,增速持續放緩并沒有帶來失業規模急劇增長,這一現象說明中國已經步入“潛在G D P增速階梯式回落期”。
有分析認為,下半年就業壓力可能加大。東方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邵宇表示,2011年下半年以來經濟增速下滑,但用人需求增速卻有所回升。過去幾個季度企業用人需求的增量主要來自制造業,考慮到制造業投資增速已明顯回落且經濟增速顯著下滑,未來用人需求增長難以為繼。
邵宇說,就業是影響政策的核心變量,就業惡化會促使大規模刺激政策出臺。由于短期內經濟增速下滑造成就業市場顯著惡化的概率不大,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對政策刺激力度的預期不可太高。
(來源:中國人力資源市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