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699萬,為近年來人數最多的一年,其就業問題備受關注。人社部于
大學生就業事關國家未來,“就業促進計劃”一出臺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近日,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對“就業促進計劃”的九大措施進行了解讀。
打破地域限制
《通知》規定:“地方各級人社部門所屬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和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要面向所有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包括戶籍不在本地的高校畢業生)開放,為其辦理求職登記或失業登記手續,發放《就業失業登記證》。”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有關負責人指出,這一措施打破了以往基于戶籍制度形成的就業服務管理模式,允許畢業生異地登記、在登記地享受就業服務和政策扶持,是“就業促進計劃”最大的亮點。這一重大突破,適應了高校畢業生流動性大的特點,突破了現行以戶籍為主的就業服務管理模式。
這位負責人表示,進行實名登記的非本地戶籍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享受與本地戶籍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同等的政策扶持,這主要是為了方便高校畢業生異地創業。另外,對于日漸興起的網絡創業模式,“就業促進計劃”明確要求各地給予大力支持,目前浙江省已經出臺文件將網上創業高校畢業生列為小額擔保貸款、貼息和社保補貼政策扶持對象。
就業信息共享
“就業促進計劃”強調綜合運用各項政策措施和服務手段,更好地服務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全國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名單及聯系方式。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在全國公共招聘網(www.cjob.gov.cn)、中國國家人才網(www.newjobs.com.cn)上進行查詢,并可就近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進行登記,或通過電話進行咨詢。
目前,人社部全國公共招聘網已覆蓋部本級和全國180家公共就業和人才交流服務機構,每天更新發布實時有效崗位數保持在20萬條左右,同時通過新浪微博“全國公共招聘網CJOB”實時對外發布,初步實現了招聘信息的全國聯網和共享發布。同時,各地結合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聯盟網絡招聘周”等活動,廣泛收集和發布信息,有的結合實際開展一些品牌性的專項招聘活動,有的專門針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需求舉辦專場招聘會,還有的地方建立招聘信息互聯共享機制,實現轄區內招聘信息聯網共享,提高畢業生求職效率
精細就業服務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的這位負責人強調,實施“就業促進計劃”,意在將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全部納入公共就業人才服務范圍,對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援助,力爭使每一名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在年底前實現就業或參加到職業培訓、就業見習等就業準備活動中。
對進行了實名登記的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將向其宣講就業政策和就業形勢,以及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情況,為其開展職業素質測評,還通過應聘指導、模擬面試等方式來幫助其提高求職能力。
促進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就業促進計劃”要求各地,將零就業家庭、經濟困難家庭、殘疾等就業困難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列為重點工作對象,提供“一對一”個性化就業幫扶,確保實現就業。對接受各項就業創業服務后仍難以實現就業的,開發臨時性就業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有著落。對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發放一次性求職補貼。
這位負責人強調,越是在就業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越是要旗幟鮮明地促進就業公平,保護勞動者權益。高校畢業生要增強勞動者依法維權和誠信履約意識,一旦本人的合法就業權益遭到侵害,應直接聯系當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