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紹《規劃》有關情況時表示,總的來說將來基本公共服務要跟戶口、戶籍地逐步分離,基本公共服務要成為群眾的基本權益。
《規劃》指出,基本公共服務指建立在一定社會共識基礎上,由政府主導提供的,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階段相適應,旨在保障全體公民生存和發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務。享有基本公共服務屬于公民的權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職責?;竟卜辗秶话惆ūU匣久裆枨蟮慕逃?、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計劃生育、住房保障、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公共服務。
《規劃》提出,經過努力,“十二五”時期,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明顯進展;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比較健全,城鄉區域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明顯縮小,爭取基本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在勞動就業服務方面,《規劃》提出,國家要建立勞動就業公共服務制度,為全體勞動者就業創造必要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環境,保障合法權益,促進充分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笆濉睍r期,政府要為全體勞動者免費提供就業信息、就業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就業失業登記等服務;為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提供就業援助;為失業人員、農民工、殘疾人、新成長勞動力等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補貼;為全體勞動者免費提供勞動關系協調、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維權等服務。
《規劃》要求,要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勞動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以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為重點服務對象,全面提升就業全過程公共服務能力,努力創造平等就業機會,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要加快推行就業失業登記證實名制,盡快實現一人一證、全國通用。要加強公共就業服務網絡建設,整合職業介紹和人才交流服務的公共資源,推動就業信息全國聯網。要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制度,提高小企業和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擴大集體合同覆蓋面。規范勞務派遣用工和企業裁員行為。完善企業工資決定機制和正常增長機制,積極穩妥推進工資集體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