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師范大學發布《2013中國勞動力市場報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殘疾人就業》。報告顯示,2007年至2012年,我國殘疾人就業率穩定在45%左右,自主創業比例不斷上升,已由2010年的5.1%增加至2012年的7.7%。
報告顯示,我國目前有8500多萬殘疾人,2007年至2012年,殘疾人就業率連續維持在45%左右。殘疾人就業形式包括集中就業、按比例就業、輔助性就業、公益性就業崗位、扶貧基地就業、個體就業創業、居家就業和網上就業等八種。監測數據表明,2010年之前,殘疾人以集中就業、按比例就業和個體就業為主,2011年之后開始呈現多元化特點,公益性就業崗位、居家就業、網上就業等形式逐漸涌現。在政府創業扶持政策的支持下,殘疾人創業日趨活躍,自主創業比例不斷提升,2010年為5.1%,2011年達6.2%,2012年增至7.7%。
北師大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賴德勝教授認為,我國殘疾人就業依然面臨很多困難。例如我國城鎮尚有近三分之一處于就業年齡段的殘疾人未能就業,殘疾人就業質量偏低,整體素質和就業能力較弱,部分地區對殘疾人持有歧視和偏見,就業機會不平等。
賴德勝建議,加強殘疾人普通教育和職業培訓,逐步實現殘疾人就業由崗位提供向能力提升轉變,推動殘疾人就業從被動型就業向創業型就業轉變。采取這些措施將可以較低成本和較快速度實現殘疾人高質量就業。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