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把脈中國人才發展,就改革人才機制建言獻策。全國人大代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曉初表示,人社部正在進行職稱制度改革,讓職稱不再過多掛鉤工資待遇,而回歸原來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制度。同時,該部也正在對職稱外語進行改革,目的是讓職稱外語更加實用,對實際工作有效。
職稱外語將變為職業外語
社會上對職稱外語有所詬病,也引起人社部的重視。王曉初表示,該部正在對職稱外語進行改革,目前正在進行試點,是要把職稱外語轉變為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外語,就是按他所從事的職業,從大的方面做一些領域劃分,并且提出實踐要求,有助于從事實際工作。“這項試點工作由人社部聯合外文局、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一起進行,在一部分類型的職業中進行試點,目的是讓職稱外語更加實用,對實際工作有效。”
職稱改革和用人制度改革結合
在談及專業人才評價制度時,王曉初表示,針對職稱評定與工資待遇等各類福利掛鉤太多的問題,目前人社部正在進行職稱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將分類推進各行業的職稱制度改革。
“以為職稱考試是一種行政許可。其實按原來的制度設計,職稱評定是單位內部管理的方式,不是面向全社會的。因此,在職稱制度的定位上,我們希望把它變為一個專業技術人才的評價制度。”王曉初說,現在跟職稱評定掛鉤的東西太多,包括福利待遇等。職稱本來應該是一個評價制度,要強化它的評價功能。在下一步的職稱制度改革中,將和用人制度改革聯系在一起。用人制度是分類的,企業是勞動合同制度,機關是公務員制度,事業單位一直在推行聘用制度。職稱制度改革要跟用人制度改革結合起來推進。
(來源:新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