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就業一直作為貨幣政策一大目標備受各國宏觀經濟政策決策者重視。因而,699萬名應屆高校學生的畢業使2013年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并引起各方廣泛關注。
日前,由麥可思研究院獨立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正式發布。
報告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2年三年里,專、本、碩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穩中有升,這三年的總體就業率分別為89.6%、90.2%和90.6%,而根據
不過,面對這一就業高峰的來臨,政府已經做出有力部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做好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出六項措施:一要落實現有政策;二要拓寬就業渠道;三要鼓勵自主創業;四要完善就業服務;五要開展就業幫扶;六要促進就業公平。國務院辦公廳還印發了《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在全國范圍內組織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綜合運用各項政策措施和服務手段,力爭使每一名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在年底前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當然,政策的真正效果還要看各環節最終的落實執行情況。
另外值得重視的是,今年有912萬名高考生走進考場,他們中有近700萬人四年后又將面臨畢業。因而,如何改變畢業即失業,被迫考研考博等現象,需要建立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
在報告發布會上,與會專家建議,從兩方面著手,在制度上做更深層次的改革:一方面,高校專業設置和教育應更注重實用性和適用性,加強與社會工作的對接;另一方面,作為高校畢業生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正視自己和現實,不拈輕怕重,不好高騖遠。正如本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河北師范大學了解大學生就業情況時所說,只有“下得去”,本事才能“上得來”,干事才能“拿得起”。只有各方合力,才能使就業促進計劃有效和長效發揮出作用。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