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7》稱,在最近的十多年時間里,無論是哪個時期進入職場的高學歷女性,其與同等條件下的男性之間的工資差距均呈擴大趨勢。
《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7》由中國社科院人口所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全國婦女地位調查顯示,1990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口中,女性平均工資約為男性工資水平的77.5%,而到2010年女性工資只有男性的65.8%。同時,國家統計局城鎮住戶調查數據也顯示,2003年女性平均工資比男性低13%,到2009年性別工資差距進一步擴大到21%。
上述綠皮書稱,由于中國勞動力市場化改革與女性就業發展同步,從公有化到非公經濟為主體的過程中,時間隊列間性別工資差距也呈現出正逐步擴大的趨勢。
綠皮書以具有高中以上學歷人群為對象,根據入職時間劃分隊列可以看到,所有隊列內性別工資差距均呈擴大趨勢。
根據綠皮書的披露,在控制職業、地區、個人和家庭特征等變量的情況下,1995~1999年參加工作的群體,高學歷女性在2003年的工資只有男性的87%,而到了2009年則只有男性的79.0%;1990~1994年參加工作的人,女性2003年工資約為男性的98%,而到了2009年則只有男性的83%。
雖然1985~1990年進入職場的高學歷女性2003年時的工資約為男性的1.06倍,略高于男性,但是這種情況并沒有維持下去,到2009年只有男性的85%。1980~1984年參加工作的人,2003年女性的平均工資為男性的1.13倍,而到了2009年也只有男性的85%左右。
此外,比較不同時期進入職場的高學歷女性與男性工資差距的變化趨勢,綠皮書稱相對于新進入職場的女性而言(參加工作時間為1995~1999年),較早進入職場的高學歷女性與男性的工資差距相對較小。
以2003年為例,1980~1984年進入職場的高學歷女性比男性工資要高13個百分點,而同時期,1995~1999年進入職場的高學歷女性比男性工資要低13個百分點。雖然到了2009年,兩個隊列的性別工資差距基本都在15%~20%,但是,較早進入職場的高學歷女性與男性的工資差距變動趨勢整體狀況均好于新進入職場的女性。
國家統計局城鎮住戶調查數據顯示,高度市場化的勞動力市場在吸引大量的高學歷女性的同時,這些女性與男性之間的工資差距并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改善。無論是從她們在職場發展的積累,還是從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時期來看,女性與男性之間的工資差距均逐步擴大。
綠皮書稱,整體而言,市場化發展過程中,性別工資差距在不斷擴大。對人力資本水平較高、且剛進入或即將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女性而言,這是非公經濟單位給女性在勞動供給上給予的低評級。
相比之下,國有部門性別工資差距較小,女性對國有部門工作的傾向也高。
據測算,碩士及以上學歷女性選擇在國有部門工作的概率比同等條件下的男性高出7個百分點。國有部門和非國有部門內部的工資差距對此的解釋力高達95%。
這也是中國國有部門尤其是機關事業單位,女性就業者的比重在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來源:HR369人力資源網)
社科院報告:中國女性工資低于男性 差距還在擴大
- 時間:2016-12-1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