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黨委表彰了十四名優秀共產黨員,他(她)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意義,踐行著共產黨員的使命與忠誠。
我們分三輯將他(她)們的先進事跡進行展播,讓更多的黨員見賢思齊,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輯)
馬淑英(第23聯合黨支部書記)
馬淑英,女,天津市人,1965年11月出生,1986年11月入黨,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中科院人才黨總支第23聯合黨支部書記。
馬淑英同志作為一名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多年來,她能夠堅持以優秀共產黨員標準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堅定政治理想信仰,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入黨誓言。
熱心參加社會公益的“馬大姐”
馬淑英同志是60年代出生,深切地感受到新中國的巨大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異的變化,但她從來沒有忘記過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更沒有忘記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作為北京志愿者,她參加了兵心志愿團隊和友誼醫院愛心守護天使團隊,慰問幫助養老院老人、為患者送去愛心,用微笑和暖心的行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用自己樸實無華的言行,詮釋著新時代共產黨員的高尚品質,踐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諍諍誓言。
積極參與支部建設的“馬書記”
作為黨組織關系在人才中心的流動黨員,馬淑英同志能夠認真開展自我學習、及時足額交納黨費、積極主動參加組織生活,定期向組織報到。2018年10月,馬淑英同志被任命為聯合第23支部書記,針對流動黨員平時工作繁忙、居住分散的特點,通過電話、短信、微信、郵箱等多種方式聯系黨員,經過不間斷聯系和溝通,在一周內完成了80%的黨員入群工作,建立了線上支部黨員,將工作在不同行業,分散在北京各處的黨員聚集在黨組織周圍,構建了流動黨員的“網上之家”。馬書記在開展線上交流的同時,也積極組織開展線下活動。她先后組織開展了奧森體育公園集體秋游、通州運河奧體公園踏青活動、參觀北大紅樓“五四”運動紀念館等支部黨員活動等,較好地解決了流動黨員相互不了解、不熟悉的“痛點”,發揮流動黨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取長補短的優勢,提升了支部凝聚力和黨員意識。
樂于幫助年輕同志成長的“馬老師”
馬淑英書記除了豐富的組織經驗和超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外,還運用自己幾十年的社會人脈和工作經歷,積極培育黨員骨干,她組織召開了23支部線下黨員會議,初步建立起了支部委員會,在她的主持下進行了支委分工。她還主動給支委教方法、壓擔子,發揮年輕人頭腦靈活、精力旺盛的優勢,將支部活動按季分主題交給支委籌辦,在過程中給予必要的指導,安排做好會議記錄、預算計劃、活動總結等,不斷提升支部一班人的黨務能力和組織工作經驗。作為老大姐,她還能夠積極幫助支部年輕黨員排憂解難,幫助疏導工作生活中的困擾和煩惱,得到了黨員們的一致好評。
通過馬淑英書記近一年來的工作,23支部在黨員黨性觀念、支部號召力、活動組織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與馬書記辛勤忘我的付出,認真的做好每一件工作,真誠對侍支部每一名黨員是分不開的。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工作,做一名合格黨員,是馬淑英同志矢志不渝的追求,更是她對信仰永不止步的追求,她堅定的走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
郇丹丹(第20聯合黨支部書記)
郇丹丹,女,遼寧盤錦人,1979年1月出生,1999年6月入黨,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安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
郇丹丹同志,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學博士、安翰科技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計算機系統結構和芯片設計專家,第十九屆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轉化獎獲得者,武漢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入選福布斯2018中國商界25位潛力女性。擔任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互聯網醫療健康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設備研發協作組委員、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醫藥創新投資專業委員會”委員。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成果均已實現產業化。
一是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郇丹丹積極踐行科技強國戰略,充分發揮自身在多學科交叉綜合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能力,帶領高精尖團隊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攻堅克難、探索突破,特別是在“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研發、應用、推廣中作出了卓越貢獻,實現了人類“不插管做胃鏡”的夢想,榮膺“中國十大醫學進展”,進入“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主展廳,在世界同領域發出了中國強音,更為我國乃至世界人民健康帶來了福音。
二是發揮黨支部書記引領作用。在推進“兩學一做”中表現突出,加強自我學習,參加黨委組織的“率先行動、砥礪奮進——‘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學習、物理所黨員教育基地學習,黨支部書記述職考核等活動,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同時線上、線下結合,帶領支部成員共同進步,組織黨支部成員積極參加黨章、微黨課、微黨史、《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習近平總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等學習。組織支部黨員參加健步走活動,在活動中重溫入黨誓詞,與黨員交流思想。針對流動黨員管理的特點,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組織黨員交流、學習、研討,建立和維護支部黨員群,聯絡關心支部黨員,日常生活中為黨員解決各種問題,在群里發布黨委下發和自發整理的學習材料,為黨員提供各種培訓和活動信息等,通過多種活動組織形式提高流動黨員的參與度和覆蓋度。
三是工作中愛崗敬業,堅持自主創新。郇丹丹工作中致力于從跟隨式仿造,向源頭創新及引領式創新躍升。“磁控膠囊胃鏡系統”機器人作為新一代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研發應用,完成了消化道癌癥等重大疾病防治技術的原創性創新和突破,為胃癌潛在患者提供了一種更為方便的篩查方式,可用于自然人群的胃癌大規模篩查,可有效推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國家戰略目標順利實現。通過醫療領域的自主創新,進一步保障人民的健康,為廣大民眾帶來更多、更好、更先進、更便捷的醫療體驗。郇丹丹同志在工作崗位上默默踐行著一名新時代優秀共產黨員的責任。
汪立君(第12聯合黨支部書記)
汪立君,男,吉林舒蘭人,1960年2月出生,2011年11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現任地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持日常工作。
汪立君同志擔任中科人才聯合第十二黨支部書記以來,能夠克服流動黨員工作中存在著黨員“流動性強”“管理難度大”“組織與監督空白”及無固定場所、無實體操作等共性特點和難點,針對支部黨員“高學歷、地域分布相對集中,工作分散、跨行業強,聯系困難”等特點,在上級組織的指導、幫助及本支部黨員的協助配合下,圍繞支部工作重點,結合支部現狀實際,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做出了基礎性的工作和探索。
一是主動聯絡黨員,搭建支部組織平臺。
聯合12支部共有黨員93人,是中科人才聯合支部中人數最多的,汪立君擔任支部書記后,先后進行了5輪次集中聯絡工作,主要借助郵件、短信、微信、QQ、電話等工具展開,克服了具體工作中的許多復雜情況,黨員聯絡工作已經初見成效,與全部黨員取得了聯絡,80%的黨員進行了回應,并建立了聯合12支部微信群,目前入群人數為59人。組織架構是支部黨員管理的重要基礎,采取自愿、主動、公平、公開的原則,進行了支部組織管理架構的初建,為今后管理教育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是積極參加培訓,不斷提升能力水平。
作為支部書記,汪立君同志注重加強黨的理論學習,不斷提高黨建能力,他堅持每年參加黨委組織的支部書記培訓班,不斷增強對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認識和經驗,提升政治理論水平和黨務能力,為開展支部工作提供很好的指導和借鑒。
三是認真組織支部活動,為支部黨員服務。
在積極參加組織上的各類主題黨日活動基礎上,汪立君還能夠結合支部實際,積極組織支部黨員開展活動,先后組織參加了黨課學習、主題黨日、專題征文、參觀展覽等活動。積極配合黨委組織支部骨干和黨員開展“書記亮相”和“黨員報到”等線上活動;協助流動黨員管理部開展黨費收繳工作;組織支部黨員,通過微信平臺和互聯網等工具,深入學習傳達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研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內涵,進一步增強支部黨員的黨性觀念和黨員意識。在流動黨員管理上,通過調研學習總結全國各地不同行業、不同黨組織類別、不同規模性質等流動黨員的先進管理經驗和流動黨支部開展工作的具體案例,因地制宜、取長補短指導借鑒到聯合12支部下步的具體工作之中,還在支部書記培訓班上做了交流。
新時代、新形勢、新氣象,在即將迎來偉大祖國七十華誕之際,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汪立君同志深知使命和擔負的責任,圍繞流動黨員管理和基層支部建設,實現支部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盡最大努力把支部建設好、管理好、發展好。
周云曉(第26聯合黨支部委員)
周云曉,男,山東臨沂人,1982年1月出生,2005年6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現任貝拉吉奧(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作為一位普通黨員,周云曉同志在從事自身工作當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也不會忘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和自己當初的夢想,立足自身崗位,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努力為企業、為項目、為黨支部建設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一、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強化政治引領。
周云曉同志能夠堅持以自我學習為主的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升自身對黨、對國家、對集體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從思想上行動上做到愛黨護黨、憂黨為黨,發揮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作用。
二、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提升綜合素質。
周云曉同志采取自學專業知識、考取執業資格證書等方式,加強自身業務知識的學習,獲取充足的知識儲備,不斷提升工作能力。與此同時,他還能結合工作實際,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嘗試,切實鍛煉提高能力素質。
三、加強成果總結提煉,拓寬交流渠道。
他在每項工作完成后,既能及時總結提煉工作成果,切實發揮工作成效,也會深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的原因,通過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同時,他還能不斷拓展交流學習渠道,積極參加項目舉行的每周培訓學習和自身自學等方式,強化部門間的溝通交流學習。找準個人進步中存在的短板,從而不斷自身能力,作為項目經理,他所參與管理的項目一直列入公司前茅。
四、參與支部建設,參加志愿者活動。
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余,周云曉同志牢記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利用自己的特長為支部服務,配合總支開展的“拍美照、賞春景”黨員踏春活動提綱攝影指導老師,積極策劃組織流動黨員慶祝建國70周年的攝影比賽,較好地發揮了骨干作用。作為支部委員,能夠配合支部書記,積極參與黨支部的建設并主動承擔組織宣傳工作,盡可能多的參與黨支部的活動。周云曉同志還熱心公益,多次參加北京地鐵志愿者活動,在站臺上疏導人流、隨手撿拾車廂內的小廣告及垃圾、上報乞討賣藝及發放小廣告者等,樹立了一名共產黨員良好形象。
孫昌春(第30聯合黨支部委員)
孫昌春,男,內蒙敖漢人,1973年8月出生,1996年10月入黨,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北京陽普原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昌春同志能夠積極參加黨組織的學習活動,按照總支要求完成基層黨建工作,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與支委會成員一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通過各種線上線下活動,積極組織和開展支部活動,提高黨員政治意識,增加愛黨愛國的責任感;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一、充分利用線上媒介開展學習。
流動支部黨員工作和居住均分散在不同區縣。大家東南西北,統一的線下活動特別難實現。孫昌春同志協助支部書記,充分發揮微信、學習強國app等線上交流和學習平臺,利用線上媒介加強聯系和開展活動推進支部交流和學習。黨員們通過微信群分享學習文章、黨建知識,在微信群里進行自我介紹,積極討論當前的國家形勢,交流對重大方針政策的學習看法,及時傳達黨委的學習信息、通知公告和活動動態,密切了黨員和組織間關系,同時也使黨員之間相互督促、共同促進,較好地推進黨的政策在基層的具體落實。
二、積極開展各類支部黨員活動。
聯合支部黨員分散,集中搞活動難度大,作為支部組織委員,孫昌春同志克服各種困難,在總支的統一組織下,積極組織支部黨員參加了系列主題活動,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征文、《紅海行動》集體觀影、奧森健步走、參觀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成果展和中科院率先行動成果展、網上問卷調研、羽毛球賽等等,特別是今年初,由支委會策劃并實施的“我在聯合30支部”線上自人介紹活動,支部參與人數多,還制作成小視頻,大家反映比較好。通過活動,增進支部黨員之間的了解,不斷強化黨員意識和組織觀念,提升支部組織力。
三、組建支委會加強支部建設。
2018年底,孫昌春配合支部書記組建了支部委員會,并擔任組織委員,他堅持先學深學黨的創新理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意識和理論素質,較好地履行了黨員義務和支委職責,發揮骨干示范作用,與組織同成長,帶動支部黨員共進步,將支部建設推向更高水平。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