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5)期
新中國70年,偉大歷程彪炳史冊,輝煌成就舉世矚目,經驗啟示彌足珍貴。新華社開設“70秒說70年”欄目,以700字的篇幅展現70年來的偉大成就,用小切口梳理大歷史,用小故事講述大時代,呈現一幅豐富、生動、立體的人民生活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畫卷。
在這里,我們選取相關篇章,作為本期《微黨課》內容供流動黨員們學習。(點擊小標題可播放相關視頻)
70年,中國經濟體格逐步強健。1952年,中國GDP僅679億元,2018年超過90萬億,增長174倍,從積貧積弱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奇跡”舉世矚目。
70年,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民創造了經濟奇跡,自身收入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評價一國國民貧富程度的重要指標。新中國成立之初,城鎮和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不足100元和50元,到2018年,增至39251元、14617元。
1950年5月實施的新中國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只有27條規定;截至2018年8月,我國現行有效法律達267件,行政法規756件,地方性法規12000多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逐步健全。70年來,法律猶如一道牢固的后盾,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70年,中國的全球伙伴關系網越織越牢固。中國建交國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8個增加到179個,建立110對各種形式的伙伴關系,構建起遍布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
新中國成立之初,居民消費主要為滿足溫飽;20世紀六七十年代,自行車、手表、縫紉機是結婚必備的“三大件”;90年代,彩電、冰箱、洗衣機“新三件”漸成生活標配;進入21世紀,智能家電、汽車消費越來越普遍。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汽車已從2002年的0.88輛,增長到2018年的40輛。 截止2018年12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52年的277億元增長到38萬億元,網購用戶規模超過6億,移動支付、刷臉購物、無人店銷售等模式,不斷刷新國人的購物體驗。
20世紀80年代初,一封平信8分錢寄全國。逢年過節人們排隊寄包裹。90年代,中國民營快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009年修改郵政法,從國家層面確認民營快遞的“合法身份”。目前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超過95%,年平均服務用戶數量超過1000億人次。
70年,我國建起了現代工業體系,在聯合國公布的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220多種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成為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2017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額高達27%,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
今天,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留學生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與優越的創新創業環境吸引下,越來越多莘莘學子選擇學成歸國,形成了新中國70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留學人才“歸國潮”。
新中國成立70年來,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7%。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共脫貧8239萬人,相當于平均每分鐘就有近30人摘掉貧困帽子。
一篇篇報道,如同一組組歷史鏡頭,定格成一部時代影集,勾勒出中國人夢想變成現實的巨大飛躍。
夢想不滅、奮斗不止。
今天的我們,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未來之中國,生機無限!
微視頻①:【《我愛你,中國》——之北京篇】
微視頻②:【讓愛國主義旗幟永遠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