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人才黨總支第18聯合黨支部開展線上主題黨日活動
“我是李紅,現在北京,我是黨員,助力抗疫,中國加油!”
“我叫張天一,目前在遼寧老家,堅決落實抗疫規定,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
……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的日子里,一群來自不同單位、久未謀面卻熟稔似老友的黨員同志,通過支部微信群,開展了一次特殊意義的線上主題黨日活動。
活動共分三個環節
環節一:黨員線上報到。在辛月龍書記的召集下,支部向全體黨員發出抗擊疫情《黨員倡議書》,幾十名黨員通過微信報告現狀并做出抗疫承諾。
環節二:重溫入黨誓詞。黨員們重溫《入黨誓詞》,在線交流入黨初心,共同找尋當年那份真實而純粹的感動。
環節三:抗疫詩詞征集。黨員們通過賦詩表達對抗疫一線的敬意和祝福,以詩銘志,黨員們堅信,在黨中央和習總書記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上下一心、攻克時艱,必定能夠取得這場疫情狙擊戰的全面勝利。
通過線上黨員活動,創新流動黨員的組織活動方式,既克服了特殊時期人員聚焦帶來的防疫風險,又能夠把分散的流動黨員們凝聚在一起,提升黨員意識和組織歸屬感,使大家的心拉得更近了,大大提高了流動黨員的活動參與度,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
(辛月龍供稿)
部分黨員詩詞摘選
難行
神州大地 祖國家鄉
中華兒女 英雄無數
磨難重重 都已走過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同舟共濟 共渡難關
戰勝磨難 更加強大
(作者:中科院人才黨總支第18聯合黨支部書記 辛月龍)
庚子雜詩
舊年病毒侵荊楚
今朝待旦舉國戰
國士白衣逆行勇
八方政兵競慷慨
萬眾同心抗疫情
且待疫退櫻漫漫
海清河晏民泰安
(作者:中科院人才黨總支第18聯合黨支部宣傳委員 孫卉)
記2020抗擊新冠病毒
北風呼嘯
2020來到
不能聚餐
不能旅游
出門堅持戴口罩
雪花飄飄
新聞條條
哪個是真
哪個該拷
聽黨指揮最重要
(作者:中科院人才黨總支第18聯合黨支部紀檢委員 王嘉欣)
砥礪同心
江城風雨日蒼茫
楚漢蒼生泣濫殤
宇內諸君同心炬
虹光瑞靄水流觴
(作者:中科院人才黨總支第18聯合黨支部組織委員 韓建東)
抗疫雜詩1首
黃河 長江
無數鐵脊梁
公仆 白衣
圍剿瘟疫晝夜忙
大軍威武雄壯
物資運輸繁忙
危病十四連降
抗疫勢不可擋
(作者:中科院人才黨總支第18聯合黨支部流動黨員 陳依虹)
無題詩
新冠肆虐 十步傷人
聽黨指揮 宅居北京
萬巷人稀 家中健身
自我防護 不擾他人
荊楚故土 心憂親人
關注時訊 微信友群
白衣天使 逆風前行
不懼生死 眾志成城
山河異域 風雨同心
攜手抗疫 護我江城
華夏兒女 同燃激情
新春伊始 并肩奮進
(作者:中科院人才黨總支第18聯合黨支部流動黨員 李景平)
考
武漢疫情是一場大考
考驗著疾控防疫的應急能力
考查著衛勤專家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精神
考評著各級官員執政能力
考問著不忘初心、執政為民的為官之道
每個人都要交出一份答卷
寫在人民心中
刻入歷史進程
英雄的解放軍和醫護人員
英勇沖鋒在戰疫一線
優秀優秀
(作者:中科院人才中心黨員管理部 于曉光)
注:中科院人才黨總支下轄30個聯合黨支部、3個特定黨支部,管理著3000多名流動黨員。近年來,他們針對流動黨員高學歷、高度分散的特點,采取“線上+線下”“融合+聯合”的黨建工作理念,運用互聯網+黨建模式,創新組織活動方式,通過搭建黨員微信管理平臺、選優配強支部書記和骨干、開展線上黨員活動等手段,努力提升黨員管理教育水平,較好地將流動黨員凝聚在組織周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黨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