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人才黨總支組織“我是黨員”線上主題黨日活動
近日,中科院人才黨總支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要求,結合流動黨員管理教育的實際,以黨員集體過“政治生日”為主題,運用微信平臺開展了“我是黨員”線上主題黨日活動,來自所屬黨支部的20多名支部書記參加了活動。
〖精心策劃〗
3月底,總支一班人就召開了線上策劃會,按照上級關于黨員教育的相關要求,針對聯合支部特點和流動黨員實際,認真推敲活動主題,精心設置活動內容和具體環節,最終確定了以“我是黨員”為主題,以紀念重溫、學習提升、交流感悟為主要內容的線上黨日活動。旨在進一步增強黨員意識,提升黨性觀念,立足自身崗位為 “兩個百年”的目標努力奮斗。
〖貼心關懷〗
主題黨日共分為“紀念”、“慰問”、“重溫”、“學習”、“感悟”五個部分,“紀念”和“慰問”環節由黨辦工作人員提前為當月過“政治生日”的書記發放紀念賀卡,并從檔案中復印原始的《入黨申請》作為留念,還采購了相關抗疫物資配備“抗疫復工包”,助力復工復業。收到禮物的書記激動不已,紛紛表態。“物品雖小、價值不高,但份量很重,非常有意義。”“再次見到自己20多年前親筆寫下的承諾,真是太激動了。”“疫情期間還能夠得到組織的關心,心里面暖暖的。”……
政治生日紀念卡
原始《入黨申請書》掃描件
“抗疫復工健康包”
〖用心交流〗
4月24日15時,聯合支部書記微信群里活躍起來,書記們首先集體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章【黨員】,加深理解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定位和要求,進一步明確黨員的權利和義務。接下來8位書記發表“生日感言”,表達對黨的忠誠和信賴。重溫入黨誓詞環節,書記們以重讀入黨誓詞、手抄入黨誓言、上傳宣誓視頻等形式,充分感悟入黨初心和黨員使命,時刻不忘黨員身份,繼續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最后,書記們還就相關黨務知識和當年的入黨體會進行了深入交流,線上主題黨日進行了1個多小時。
手抄《入黨誓詞》
〖凝心聚力〗
此次主題黨日是在全國抗疫復工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創新并豐富了黨支部“三會一課”的形式和內容,通過活動,使黨員教育從支部書記向普通黨員層面輻射,真正讓黨日在線上活起來、火起來。進一步激發流動黨員的使命與擔當,激勵新時代的流動黨員堅守信仰、踐行初心、勇挑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夢國貢獻黨員力量。
微信群交流截圖
附:部分書記發言摘錄
(第17聯合黨支部書記 陳浩)
〖入黨36年感言〗
我1984年入黨,那一年大四,清華大學物理系。我們那個時侯入黨不容易的,全班20位同學,畢業時只有兩位黨員,我和我班的班長。某種意義上,我是組織上認同且定向培養的黨員,上大學時只有16歲,世界觀不確定,大二開始參加組織上培訓積極分子的培訓營,用了兩年時間基本理解為什么要加入組織,于是寫了一份樸素的思想匯報,就入黨了。兩年后,我擔任低年級年級長和支部書記兼輔導員,承擔了發展黨員的任務。
30多年前,對黨和黨員的理解,就是各方面優秀,積極為同學做事,政治上靠攏組織,也就可以入黨了。之后的30多年,一直在努力理解黨和黨員的意義和使命,我真誠感謝當年的輔導員發展了我。事實上,做為黨員,我獲得了相當之久的思想境界的升華,這對我的本職工作持續的產生影響。
80年代,是全社會思想及其活躍的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也開放了近乎所有的近代社會制度的思維方式。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堅定于我黨的主導思想,另一部分思想上去了美國,隨后人也去了美國,他們中的相當高的比例,現在就是美國人。
過去40年,我黨和國家走了一條漸進式的改革發展路線,從理論上到實踐上的進化,是以5年為一個步驟。時至今日,中國是非常成功的,以至于我這種基層黨員和基層干部,也是逐漸深入的理解黨和加入黨組織的意義。認真地說,我很慶幸年輕時的選擇,作為黨員我是自豪的。
知識分子都有某種情結或情懷,就是讓自己對人類更有意義些。能獲得諾獎,發頂級學術論文,當院士是一種成就路線。
自我們入黨伊始,就建立了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就是集體和組織的力量,大家可以集合起來獲得更多的成就。雖然每個參與者或許微不足道,然而組織的力量卻可以實現更偉大的抱負和理想。
就比如偉大民族復興。
我判斷,未來15年將是中國再崛起的15年,其預期的成果,將成為全球最強實力的國家和民族。
正在進行的抗疫之戰和經濟復蘇,是對制度優越型的最直接的證明。
我入黨36年來,見證和參與的是我黨在宏觀上尋求的一個社會治理的最優狀態,即國家、社會組織機構(比如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以及個人的最佳均衡點。
事實上,這正是《共產黨宣言》所探索的問題。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起始于1640年。
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
1689年的《權利法案》使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1760年,第一次工業革命。
1776,美國發布《獨立宣言》
1787年通過美國憲法
1789年7月14日爆發法國大革命。
1840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基本完成
《共產黨宣言》發表于1848年
1871普法戰爭結束,德國統一。
巴黎公社起義于1871年。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11月,蘇聯10月革命。
1949年,新中國成立。
1978年12月,中國啟動改革開放。
2018年,改革開放第40年,這是各關鍵的時間點,意味著中國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完成建構。
偉大民族新復興的階段目標,規劃在2035年。
今年是2020年。
作為黨員,我表態,積極參加未來15年的我黨的共同事業,個人之所能,貢獻微薄之力。作為入黨初心,依然是相信組織的力量,對黨和人民的未來充滿信心。
(第11聯合黨支部書記 劉寒化)
〖入黨17年感言〗
看到22年前寫的入黨志愿書,過去的時光在眼前播放,內心感慨萬千!
檔案里是1998年大一上學期的入黨志愿書,陳浩書記80年代入黨審查非常嚴格,90年代也很嚴格,我至少寫過三份入黨志愿書,思想匯報若干份。回憶入黨前后印象最深的是兩個時間。大一下學期,1999年5月7日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學生們組織了各種活動,校園里到處張貼了標語,計算機系組織了演講比賽,我報名參加,階梯教室的過道里站滿情緒激動的我們。第二個時間是2003年,我在北京吉利大學信息學院當老師,那年成為預備黨員。2003年春天北京非典嚴重時,學生們都被隔離在學校,我們教研室幾位老師一直堅持正常上課,后來統一要求停課,學院領導和老師們就組織學生們體育活動——打羽毛球,網球,輪滑,一直到五一情況好轉。回憶起來,一幕幕記憶猶新。
(第24聯合黨支部書記 王蘊峰)
看到26年前,紙頁已經泛黃的入黨申請書,心情真是無比激動!特別感謝黨總支本次以 “政治生日”為主題的黨日活動,讓我們能停下平日匆忙的腳步,從精神和思想層面去檢視自身,回望入黨初心!默默地誦讀入黨誓詞,懷著誠摯之心把它寫下,每一個字都是對我心靈的沖擊和洗滌,我的心情激蕩不已。我是一個身處普通崗位的普通黨員,當今的和平年代,其實并沒有太多的機會去真正為黨和人民犧牲什么,即便是在新冠疫情期間,我所能做的也非常有限!那么我愿意在每一件小事中,都做到嚴守紀律,對黨忠誠,在每一項工作中都起到一個黨員應該起到的表率作用,積極貢獻自己微小的力量。而我們每一位黨員的微小力量匯聚起來,才是可以推動國家進步、民族強大的洪流,我愿為之奮斗終身!
(第25聯合黨支部書記 劉 剛)
〖入黨二十年感言〗
2000年1月,光榮地成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至今已有二十年。
還記得20年前,在黨旗前鄭重宣誓: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這20年里,黨領導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
中國的GDP從1.26萬億美金,迅猛增加到了2019年的14.36億美元;
中國已經成為擁有全工業品類的制造業第一大國;
我們用的手機,從黑白機變成了大屏智能手機;
高鐵、支付寶、快遞,成了歐美國家也非常羨慕的便利生活福利。
這20年里,在祖國的飛速發展的基礎上,我在工作中成長了很多。
一直專注于科技成果產業化這個領域,從做安檢機到設計質子刀,然后又進入科技產業化咨詢和投資行業;
沒有黨的卓越領導,沒有祖國的快速發展,就不會有那么多學習和發展的機遇。
把科技變成產品,服務社會,于我而言,是最有趣、最興奮的事情,偉大的新時代給了我做最喜歡工作的機會。
習主席講,不忘初心。我將牢記入黨誓言,繼續做好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相關工作,為祖國的偉大復興,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第12聯合黨支部書記 汪立君)
我研究生第二年入的黨,其實1994年就遞交入黨申請書了,和17支部陳書記一樣,也是思考了幾年后再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的,但是我入黨的初衷是我從小就希望的,很小的時候,黨對于我而言很“神秘”,只不過看到大隊書記、村長、鄉長、鄉黨委書記經常下鄉作指示,看過很多革命題材電影,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的豐功偉績讓我很自豪很向往,黨的領導和帶頭先鋒作用與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才是我上大學后決定入黨的。我們70后出生時正是文革后期、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文革結束了,經歷了80年代的家庭聯產承包,經歷了90年初的高考改革,經歷了90年代末的大學畢業分配制度改革,也親歷見證了國企改革職工下崗的動蕩.....,這一切歷史進程都間接的直觀的說明了我們的黨是與時俱進的黨,是能夠領導中國人民根據內外形勢不斷求發展、奔小康、過好日子的黨。
(第19聯合黨支部書記 于文鵬)
回望人生路,
入黨不曾誤。
國運日昌盛,
吾輩正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