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
【黨史故事】《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發表
毛澤東發表此文是為反對當時黨內存在著的兩種傾向而寫的。當時黨內的第一種傾向,以陳獨秀為代表,只注意同國民黨合作,忘記了農民,這是右傾機會主義。第二種傾向,以張國燾為代表,只注意工人運動,同樣忘記了農民,這是“左”傾機會主義。這兩種機會主義都感覺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處去尋找力量,到何處去取得廣大的同盟軍。
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國社會各階級,辨明了中國革命的敵人和朋友,指出中國無產階級的最廣大和最忠實的同盟軍是農民,這樣就解決了中國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軍問題,從而集中了當時黨內的正確主張,初步提出關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為黨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提供了理論指導。它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