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講)
【黨史故事】中美建交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新的國際格局初露端倪,迎來了新中國外交新書面。
美國為盡快消除越戰失敗造成的影響,并維持其世界霸權地位,應對蘇聯挑戰,迫切需要改善同中國的關系。中國也要著重應對蘇聯當時對我國安全所構成的威脅,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要恢復和擴大國際交往、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同樣需要緩和同美國的關系。
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國總統后有意改善中美關系。1971年4月,毛澤東同意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這種“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出人意料地促進了中美關系的發展和世界形勢的變化。7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經過會談,于2月28日在上海發表《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兩國關系正常化。
70年代上半期,是中國外交突破性大發展的時期,到1976年,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已經有110多個,這包括了當時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安全環境,拓展了中國外交活動的舞臺,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創造了有利前提。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臺灣國民黨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一切機構中驅逐。從此,中國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組織內為實現聯合國憲章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加強各國友好合作、促進人類進步事業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