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7期〗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思想主題教育專刊之四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從勝利走向勝利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滹沱河畔,太行深處,南海之濱,雪域高原……從農村大隊黨支部書記到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一路走來,始終不忘百年大黨的優良傳統,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身影常在人民之中,為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作出光輝榜樣。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通過調查研究掌握實情、抓住癥結、解決問題,是習近平總書記一貫的工作方式
1
三赴雄安,親自推動“未來之城”拔節生長
2023年5月,草木蔓發,萬物蓬勃,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踏上雄安這片熱土。
第一次來雄安,是2017年2月初春時節,總書記深入核心地塊,展開圖紙,實地調研新城的規劃。
第二次,2019年1月,辭舊迎新之際,雄安正值以規劃為中心向以建設為中心轉變的階段,總書記來到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鼓勵建設者們“高質量高標準推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
這一次,總書記先后深入雄安站、容東片區南文營社區、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項目建設現場等地調研,明確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
2023年5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雄安站考察。
從戰略謀劃,到編制規劃,再到推進建設,6年多里,每逢雄安建設重要節點,習近平總書記總會深入新區實地調研,同大家共商千年大計,親自推動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拔節生長。
“新官”為什么不著急“點火”?
20多年前,習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不久,有人請他談談“施政綱領”。他笑著說,我剛剛來,還沒有發言權。到時候,我是要說的。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位“新官”為什么不著急“點火”?《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一書記錄著習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間的思考和實踐,他在書中道明原委:
“‘只有那些主觀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問題的人,跑到一個地方,不問環境的情況,不看事情的全體(事情的歷史和全部現狀),也不觸到事情的本質(事情的性質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內部聯系),就自以為是地發號施令起來,這樣的人是沒有不跌交子的。’我牢記毛澤東同志的至理名言”。
3
一次卷褲腿蹚積水的調研
2013年7月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考察調研。
2013年7月21日上午,習近平冒雨來到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考察。
冒著瓢潑大雨,總書記卷起褲腿,打著雨傘,蹚著積水邊走邊看邊問:“內地港口是不是發展潛力很大,到東南沿海的集裝箱多嗎?”“如何解決投資資金問題的?”……
兩天后,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召開的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上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
在南開感悟“知中國,服務中國”
言傳身教,繼往開來。
“吾人為新南開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國’‘服務中國’二語。”
2019年1月,在天津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開大學。在校史館,習近平總書記輕聲念誦這段話,細細揣摩:“說得好!”
每一次深入調研就是一次躬行求知。唯有將調查研究這一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接續傳承、發揚光大,才能“知中國”更深,“服務中國”更好。
習近平總書記調研的方法——“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工夫”
在忙碌的行程中“擠”出時間開展調查研究
2023年5月16日下午,在赴陜西西安主持中國—中亞峰會途中,習近平總書記乘坐的專列停在了山西運城。
考察運城博物館和運城鹽湖,了解文物保護工作和黃河流域生態……中途停車,多走一走,多看一看,總書記在忙碌的行程中“擠”出時間開展調查研究。
2023年5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西運城博物館考察。
一位長期在浙江工作的記者保存著一份珍貴的日程表,這是2002年10月12日至2003年2月27日,習近平同志每天的工作行程。履新浙江省委書記后的兩個多月里,習近平同志到市、縣(市、區)和省直部門調研的時間超過工作時間的一半,還經常利用周末到各地各部門調研。
在縣城街頭向百姓發放調查表
1984年10月,伴隨著縣委書記習近平的提議,河北正定縣歷史上第一次問卷調查正式啟動。縣委書記習近平,親自站在縣城街頭向百姓發放調查表。
1984年10月,習近平在正定縣城街頭發放民意調查表。
“民意調查表”,有人念出了聲,知道是咋回事后,主動湊到書記面前來拉話。不一會兒,圍上來的人越來越多。習近平同志請大家坐下聊,當場征詢意見,解答問題。
從設計問題到把桌子擺上街頭、發放調查表,習近平同志親力親為、帶著縣委工作人員一起做。
問需于民、問計于民。30多年后,“民意調查表”從街頭發到了網上。
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開展。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次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相關工作面向全黨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走,我們去跟誰聊聊。”
“走,我們去跟誰聊聊。”
時隔30多年,曾在正定縣委工作的李亞平依然清楚地記得習書記常說的這句話。“他能接觸三教九流的能人,這也是他深入社會進行調查的一種方式。”李亞平說。
在基層教育一線工作了30年,湖南省常寧市塔山瑤族鄉中心小學副校長盤玖仁沒有想到,有一天能當面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工作,提出“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
“首先是教師數量不足,存在結構性缺編;其次是條件艱苦,好的老師留不住……”盤玖仁坦言偏遠民族地區基礎教育中存在的短板。
“你反映的問題很實際。”總書記回應道。
村支書、鄉村教師、扶貧干部、農民工、種糧大戶、貨車司機、快遞小哥、餐館店主、法律工作者……30名基層代表齊聚一堂,10名代表先后發言。兩個多小時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同每一位發言代表都進行了交流。
為了起草好“十四五”規劃建議,從2020年7月到9月,像這樣的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7場。(未完)
總書記的調研之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