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傳承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勇于拼搏的奉獻精神和優良傳統,同時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重要思想,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10月20-22日中國希格瑪黨支部在副書記顏江紅的帶領下,與北京中關村科學城黨支部一同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赴革命圣地--延安開展“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學習活動,接受紅色革命傳統教育,重溫崢嶸歲月。
第一站 延安革命紀念館
10月20日,黨建活動第一站來到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中,黨員與積極分子們回顧延安歷史,館內陳列的大量圖片、歷史資料、抗戰文物、場景雕塑仿佛帶黨員們回到了當年的崢嶸歲月。通過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和一段段歷史,回顧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在延安和陜北生活戰斗的13個春秋,感受著他們艱苦卓絕、彪炳史冊的革命事跡,為新中國的建立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卓越功勛,深刻體會著革命先輩們為了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所做的努力與犧牲,充分認識到了我們今天的社會安定、生活幸福的來之不易。
【希格瑪支部-延安革命紀念館合照】
第二站 楊家嶺革命舊址
第二站我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走進中共七大舊址、延安文藝座談會舊址、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舊居,從歷史的細節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楊家嶺期間,我黨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開展延安整風運動,使全黨達到空前團結和統一;發起大生產運動,實現“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目標;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吹響新民主主義先進文化號角;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全面抗戰偉大勝利。
第三站 梁家河村
第三站黨員和積極分子們參觀了梁家河村、村史館、知青院等,觀看了知青們插隊時居住的窯洞和與群眾一起勞動的照片、勞動用具和生活用具等,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擔任梁家河村大隊黨支部書記期間,帶領群眾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矢志改變梁家河落后面貌的感人故事;真切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歲月里心系群眾、敢于擔當、銳意進取的奮斗歷程和為民情懷。
第四站 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
10月21日,黨建活動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1939年,抗日戰爭正處于戰略相持階段,由于日軍的瘋狂掃蕩以及國民黨的嚴密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各抗日根據地的財政經濟發生了極端嚴重的困難。在危急形勢下,毛澤東同志發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這句話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正是這場大生產運動為粉碎國民黨政治和經濟上的封鎖做出了重要貢獻。
通過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可以窺見歷史的一部分,紀念館一樓用老物件、照片詳細介紹了開墾過程,二樓陳列著在大生產運動中做出卓越貢獻的前輩們和大生產運動的各種成果。
【中國希格瑪黨支部和中關村科學城黨支部在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合照】
第五站 延安寶塔山
10月22日,我們參觀了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標志和象征——寶塔山。中央進駐延安后,這座古塔成為革命圣地的標志和象征,建國后,將延安寶塔歸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延安革命舊址之中。巍巍寶塔山,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光輝歷史;滾滾延河水,映射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這座古塔煥發了青春,成為引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熊熊火炬和航標燈。
在黨支部副書記顏江紅的帶領下,全體黨員面對黨旗,莊嚴地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一句句入黨誓詞,是黨員們在延安、在黨旗下對黨作出的承諾。
【中國希格瑪黨支部組織莊嚴宣誓】
第六站 棗園革命舊址
黨建活動的最后一站,全體黨員與積極分子走進棗園革命舊址,繼續探尋紅色印記,品讀中國革命精神的豐碑。棗園革命舊址曾是中共中央駐地,1943年10月-1947年3月,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后在此居住。這里“幸福渠”橫穿園林而過,園林中央坐落著中央書記處禮堂,依山分布著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的舊居,后溝西山下是毛澤東發表《為人民服務》的講話臺。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無不浸染著歷史氣息,無不攜帶著紅色基因。
為期三天的黨建活動結束后支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是一場心靈的洗禮,以革命紀念地為沉浸式課堂,踐行革命傳統教育,讓我們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我們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弘揚延安精神,不忘初心,牢記囑托,為實現新時代黨的目標任務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