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管理者在日常復雜工作中的應對能力、組織水平、管理技巧,讓每個管理者成為一名教練員,激發下屬潛能,提高團隊士氣,讓員工在工作中熱情飽滿,有效地完成工作。我中心于2012年6月6日在中科院行管局多功能廳舉辦了《行政管理中結構化思維——做教練式管理者》培訓,培訓由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培訓講師陶娟主講。本次培訓有來自各院所、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人員共計40余人參加。 培訓以幾段極具寓意的短片開場后,陶老師將學員分為6組,通過各組成員討論制定組名、組徽、目標、標志性動作等使大家很快熟悉起來。隨后進行分組討論“做經理意味著什么”、“對自己的現狀是否滿意”、“喜歡什么樣的下屬”這三個問題,陶老師點評了學員們對每個問題的看法,并引出本次課程的主題——“教練式管理”。 陶老師通過對經理和員工之間區別的分析,說明“管理者”更多應該是“做人”的工作,應重視對員工的培養、激勵,所謂領導力即“對他人施加影響的能力”,使學員充分認識到了“管理者”這一角色以及其職責。其次,通過分析自制錄像案例中相同情境下“管理者”對待員工不同的方式而得到員工的不同反應,來講解什么是教練式管理、教練式管理與教學式管理的區別、如何實現教練式管理以及教練式管理的操作流程。 整個培訓中,陶老師通過中外經典管理案例以及日常生活中實例的運用,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解,并通過小組討論、模擬練習、互動交流等形式使大家活學活用,充分體會到了何為教練式管理、如何進行教練式管理。學員紛紛表示,這樣的培訓使大家增強了意識,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能力。 |
|
